

跳一場霧裡的機械探戈
INEOS Grenadier草山之行
台北城醒得早,尤其在冬末春初的季節交替。那日清晨,我從台北內湖接手了INEOS Grenadier,一輛看起來像是穿越二十世紀戰火與叢林的機械巨獸。方正的線條,復古的燈殼,堅實的金屬握把,讓人一握方向盤,就不自覺地挺起背脊,彷彿不是開車,而是要去完成一場任務。
文:吳凌祺、攝影:高大鈞
跳上車關上那像是軍火箱一樣紮實的車門,發動引擎,柴油動力低沉地咕噥了一聲,像是剛睡醒的獵犬,帶著鬃毛未梳的野性。一種與城市車流格格不入的存在,卻也正是我想要駛離平庸的開場。
從內湖上快速道路,接著走62號東向,穿過汐止與瑞芳,往雙溪方向行駛。INEOS Grenadier在這段又快又彎的路上顯得沉穩而有力,低轉速高扭力的柴油特性,讓我幾乎不需要多加油門,就能穩穩地應付每一段上坡與加速。它不快,也不算靈巧,但每一次踩踏都傳回一種氣定神閒的信任感。


過了瑞芳市區,我轉上瑞雙公路,從小徑進入通往草山雷達站的狹窄林道像是通往另一個世界。公路兩旁芒草叢生,偶有積水、碎石與崩落的泥土,若是開著一般SUV,可能早就猶豫不前,但對Grenadier來說,這只是輕輕鬆鬆的晨練。配備前中後三具差速器鎖,和固有的非獨立懸吊底盤,它可以接近正統軍車的耐力,一吋一吋地往前推進。每一次輪胎壓上濕滑的岩石,我都能感受到底盤傳來那種十分抓地的回饋感,實在令人很放心。面對惡路的微妙衝擊感,除了凸顯車輛的堅實剛性,也像在與大自然跳一場機械探戈。

車內沒有太多現代車的科技感。中控台是鋁合金裸露質感的飛機風格開關,切換四驅模式的操作像是在駕駛舊時代的探險飛艇。這種回歸純粹機械反應的設定,讓我彷彿參與了一場儀式,每一個開關都像是點燃熱血的捷徑。



我們停在草山雷達站下方的山脊上,那是一座隱身雲霧中的小小山路,爬上車頂靜靜俯瞰靜謐四周。下車後,我摸了摸車頭,金屬尚有溫度。這輛車不是為了奔跑而生,它是為了到達、為了抵達那些城市車所無法觸碰之地,而且如此輕鬆。



離開草山雷達站,從瑞雙公路蜿蜒下山,我一路往海邊前進。途經八斗子、和平島,最終在正濱漁港的碼頭邊停下。這段從野地回歸城市的旅程,讓我重新認識Grenadier。雖說轉向略顯遲鈍,需提前預判,但一旦理解它的節奏,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種對另類駕趣,試著用身體與機械共舞的簡單快樂。城市裡走走停停的節奏,對柴油引擎來說絲毫不是難事,反倒讓它表現出低速穩定與扭力充沛的另一種日常從容。

一位在漁港釣魚的老人好奇問我:「這是什麼車?長得好像以前電影裡英軍開的那種。」我笑了笑,拍拍它粗壯的輪拱:「英國來的,Grenadier。城市也能開,只是要先習慣它的開法。」
回望那鋼鐵身影在漁港夕陽中安靜地等待,忽然覺得,如果人生是一場探險,那麼每天的通勤路上,也該有這樣一輛車,在平凡中帶點不安分的野心。INEOS Grenadier不只是越野的專家,它也能是日常生活中的夥伴,只要願意學會如何與它一起呼吸、轉彎、等待。它很有型、很硬派,但也很溫柔,只是不急著告訴你而已,就像生活有時必須放緩步調一樣。


或許正是因為現在的新車都太聰明、太圓滑也太數位化,久了總讓人有些厭倦感,似乎每部車看起來都一樣,開起來也都一樣。於是人們開始回頭尋找那些有性格的車,一種會和你清晰互動,但也會在需要時幫你一把的機械夥伴。INEOS Grenadier就是這樣的存在,它不想討好誰,也不急著證明什麼。開著它,彷彿也是一種生活宣言:我選擇一條不那麼簡單、但更有感覺的路。這世界不需要更多完美的SUV,而是需要更多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的駕駛與車子。








